大家都知道的是,对于民事诉讼来说,如果靠前审的判决,自己并不是特别满意的话可以上诉。上诉的话,就会进行第二审。但是许多人对于民事诉讼二审的流程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因为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案件审理的程序。那么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流程是怎样的?下面为大家介绍。
一、民事诉讼第二审的流程是什么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二、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在我国,由于实行两审终审制,所以有靠前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未生效的靠前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所适用的程序称第二审程序。
《民事诉讼法》靠前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靠前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靠前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二审程序是为了保证当事人依法行使上诉权和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而设置的。民事诉讼法关于第二审程序的全部条文,都是针对审判上诉案件所作的规定。所以第二审程序是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也称上诉审程序。人民法院适用第二审程序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因此,第二审程序又称终审程序。
第二审程序和靠前审程序虽是两个审级不同的程序,但第二审程序与靠前审程序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靠前审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审程序是靠前审程序的继续和发展,即对同一民事案件继续进行审理,而不是开始审理另一个新的案件。第二审程序发生后,上一级人民法院就要根据上诉人的请求范围审查靠前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执行审判程序上是否正确、合法,继续行使国家赋予的审判权,最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应当明确,第二审程序并不是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如果一个案件经过靠前审程序审理,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或者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没有提出上诉,就不会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发生,当然也就不需要经过第二审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靠前百八十四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也都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然而提审、再审的案件适用第二审程序与上诉案件适用第二审程序是有区别的,比如当事人的诉讼地位。称谓不同,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不完全一样、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范围也不完全相同。
首先,民事诉讼二审开始之后需要法院进行受理,受理完毕之后才进行正式的审理过程。其次就是审理的时候需要进行调查取证,然后进行证据的交换过程,最后是辩论。当然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