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一系列罪名的区别一直是司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犯罪行为相似时,如何辨认是此罪而非彼罪呢?本文整理了关于相关的法律条文与知识,为您提供关于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差异的参考。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规定在刑法靠前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靠前百三十三条之一,同时其第二款规定:“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危险驾驶行为可能构成的其他犯罪之一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之前,特别是2009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的通知》之后,大多数造成严重后果的醉酒驾驶行为都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的。这表明危险驾驶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因此,明确何种情况下危险驾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即是刑法靠前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二款适用的关键之一。
由于危险驾驶罪的基本犯是抽象的危险犯,靠前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具体的危险犯,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靠前百一十四条基础上的结果加重犯,并且危险驾驶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故意犯罪。所以,就具体的危险犯和抽象的危险犯的区分标准而言,可以认为二者只是危险程度的不同,即抽象的危险犯是具体的危险犯的前一阶段,即侵害意味着发生实害,具体的危险意味着侵害的可能性,抽象的危险意味着具体的危险的可能性。那么,危险驾驶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的关系便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而言:
首先,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只有侵害法益的抽象的危险,那么只构成危险驾驶罪,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其次,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具体的危险,那么构成靠前百三十三条之一的危险驾驶罪和靠前百一十四条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条竞合犯,由于后者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所以应以靠前百一十四条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再次,如果危险驾驶行为造成实际损害,驾驶人对侵害法益的具体的危险具有故意,但对致人伤亡等实害结果仅具有过失,那么构成危险驾驶罪和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条竞合犯,由于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的法定刑较高,所以应以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最后,如果危险驾驶行为造成实际损害,驾驶人对侵害法益的实害结果具有故意,那么构成危险驾驶罪和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条竞合犯,由于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的法定刑较高,所以应以靠前百一十五条靠前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接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危险驾驶行为所产生的具体的危险,其和抽象的危险的判断有何区别。对抽象的危险的判断,应当将行为时的客观情况作为判断资料,以一般的社会生活经验为标准判断有无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的危险。但对于具体的危险的判断则不同,应当将行为时的主客观情况作为判断资料,以客观的立场判断具体危险的有无。就醉酒驾驶行为来说,以下行为应被认定为具有具体的危险:1.醉酒后在丧失驾驶能力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在人多的公共道路上高速行驶;2.醉酒后在丧失驾驶能力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
小编为您整理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帮助您了解关于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差异的法律知识,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