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化工专业出身的周胜军,正做着电脑经销生意。有一阵他发现,网上的视频格式很多,可市面上并没有什么好的播放器可以兼容百家。不同的格式要不就是需要不同的播放器,要不就要
2002年,化工专业出身的周胜军,正做着电脑经销生意。有一阵他发现,网上的视频格式很多,可市面上并没有什么好的播放器可以兼容百家。不同的格式要不就是需要不同的播放器,要不就要安装第三方解码器。
周胜军就想啊,有没有一个播放器能兼容所有格式呢?当时,刚好有两个小姑娘跟着他在学习编程,他顺手他就给她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个播放器,要能兼容所有流行的视频格式。
就这样,两个小姑娘成功地捣鼓出了一款软件,小巧玲珑,可以播放大部分格式的视频。
因为当时正在看一部叫《完美风暴》的电影,周胜军就随便给这个软件起了个名儿,暴风影音。把它上传到论坛上面,供网友们免费下载。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那个到处是垃圾软件的互联网环境里,周胜军的暴风影音因为博采众长,竟然显得鹤立鸡群,吸引了不少的用户。后来,暴风又和迅雷合作,在那个盗版电影猖獗的年代,一个迅雷加上一个暴风,那就是一套黄金组合拳。到2006年,暴风影音的下载量竟然超过了3000万。
不过,用户虽然多,周胜军却没赚到什么钱,因为是免费软件。当时,有些软件园见暴风影音大受欢迎,就想拉郎配,把其他软件给捆绑在暴风影音上面。周胜军不同意,说我和迅雷这是排他性合作,我不能卖队友,结果软件园就干脆取消了暴风的下载链接。
类似的事情发生了几次,周胜军就想,算了吧,我双拳难敌四手,干脆就把暴风给卖了吧。正这么想着,一个买家就找上了门来,他就是蔡文胜。
2.暴风转手,蔡文胜一鱼两吃
可周胜军哪里知道,和自己签协议的是蔡文胜,幕后的真正买家却另有其人。谁呢?冯鑫。
冯鑫,山西人,本科毕业以后辗转多个单位,还在大名鼎鼎的保健品帝国三株干过,拉横幅、写文案、找资源、做地推,练就了一副好口才和一身顶级的销售技能。三株倒了以后,他跑到了金山毒霸,继续发挥自己的销售才能,业绩总能稳压别人一头,职位也是毫无悬念地一升再升,从销售经理干到了事业部副总经理。
2004年,冯鑫离开金山,跳槽到周鸿祎领衔的雅虎中国干了一年。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浸淫了五六年,看得多了,想法也多了。他试着给周鸿祎提了不少创业想法,可周鸿祎兴趣缺缺。索性,冯鑫就辞了职,自己出来创办了一个酷热科技,做视频播放器。
比起很多创业者来说,冯鑫的运气不错,没过几个月就有了第一个投资人,蔡文胜。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酷热影音上线以后,实在是不温不火。冯鑫在市场上这么一瞄,眼看暴风影音风头正劲,很是心动,就又找到蔡文胜,让他牵线搭桥,帮着把暴风影音买下来。
蔡文胜
蔡文胜当即就想出了一个一鱼两吃的计策,好让自己的赚头更大。第一吃,以他蔡文胜的名义,把暴风影音买下来,然后再转手卖给冯鑫,怒赚一波差价。第二吃,借着暴风影音宣传酷热科技,利用自己的关系网,让IDG成了酷热科技的投资者,把自己手里持有的酷热科技股权价值,暴涨了三倍。
就这样,2007年1月,暴风网际公司成立了。暴风影音这个软件,开始进入了公司化运营的阶段。
3.回归A股成妖股
在收购暴风影音以后,冯鑫趁热打铁,又收购了另一个叫超级解霸的播放器。从那以后,暴风的发展就进入了快车道。
2008年金融危机,大企业小企业都嚷嚷着资本寒冬,生怕自己熬不过去,可暴风呢?啥寒冬都没有,人家还一举获得了IDG和经纬创投600万美元的融资,口袋里有的是钱。2009年,暴风影音的用户数量接近3个亿,每天的活跃用户数达到2500万。
做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流量。谁有流量,谁就能卖出广告收到钱,不管是视频前头的贴片,还是弹窗、banner,哪里不是广告位?哪里不能换成广告费?这不,暴风影音有了这么大的流量,收入自然也是源源不断地来。
有流量,能赚钱,接下来要操心的就是上市的问题了。
2015年3月,暴风登陆创业板,正好赶上牛市最火热的行情。在40天里,暴风科技拉出36个涨停板,股价从7块1毛4一路涨到了300多,成了资本市场上名副其实的一阵“暴风”。
4. 暴风的生态战略
40天36个涨停板,公司的市值就从10个亿变成了400亿,他冯鑫的身价就跟着蹭蹭蹭地往上翻番。
这让冯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有一回接受采访,他就感慨,说自己创业10年,从来就是小米加步枪,一枪一个子弹。结果A股一上市,就好像自己手里揣了个核武器,轻轻一按,轰地就能炸掉一个城。
不过,冯鑫作为创始人,在暴风里面的股权其实不算多,占比还不到四分之一。其他的都在谁手里呢?各路投资机构,各路想要分一杯羹的朋友,还有高管和员工持股平台。
其实,一家要上市的公司,身边总少不了要围绕着一群大灰狼,想要从中叼一口肥肉。怪就怪冯鑫这人,太大方,分起股权来一点也不小气。结果呢,在暴风上市的时候,它的原始股东竟然有27个,其中13家公司,14个自然人,股权结构极其分散。
等到上市后那么一大波暴涨,原始股的限售期一过,这些人也纷纷撤退,甚至连高管团队也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辞职去享受财富自由的美好生活了。而冯鑫呢?非但没减持套现,反而还质押了自己的股权,用来给公司的项目做担保。
眼看着高管团队一个个离职,眼看着投资人朋友一个个挥手而去,冯鑫心里头有点不是滋味儿。但是他也知道,就暴风这点业绩和想象力,哪里撑得起400亿的市值?
自己是创始人,不好直接减持,可你也不能强求别人和你一样,放着韭菜不割啊。事到如今,还是得想个法子,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个“核武器”,帮助暴风进行转型,也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2015年中,站在市值的最高点上,冯鑫发表了一篇致股东信,正式提出了DT大娱乐战略和联邦生态战略思维,说资源的叠加会产生化学反应。
2015年7月,他成立暴风TV。2016年6月,成立暴风体育;年底又上线了暴风金融。再加上之前成立的主打VR的暴风魔镜,冯鑫自认建立起了一个暴风生态:体育提供内容,电视和魔镜提供播放渠道。
紧接着,冯鑫大搞“上市公司加PE”的模式。所谓PE,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用股权基金来做收购,把收购来的公司给养着,再慢慢地倒手装到上市公司里。很多公司就是用这种办法,把利润做得年年高升。
2016年5月,暴风就联合光大证券,成立了一个浸鑫基金,用2个亿的资金,撬动了50亿的财团出资,要去收购英国的MPS。也就是这场收购,让暴风一蹶不振。
暴风收购MPS案示意图。来源:网络
MPS(英国体育版权公司MP&Silva Holdings S.A)收购案:一笔52亿元的交易,居然没有跟对方高管签竞业协议,最后人家拿到钱之后,把公司故意做烂,把高管悉数拉走,在外面另起炉灶大把赚钱。
在冯鑫的计划中,MPS被收购后是要卖给上市公司的。按照行业“通行”的做法,自己先用52个亿买下来,再高价卖给上市公司,还能拉升股价,绝对的“一鱼多吃”,接盘的自然是股民。只不过不凑巧,第一步就遇到了骗子和狠人,后面没能玩下去。
5. 锒铛入狱,暴风树倒猢狲散
MPS破产清算了,基金的投资人们可就慌了。特别是招商银行,之前一下子放了28亿进来,全打了水漂,马上就把光大资本告上了法庭,说你之前和我签了差额补足协议,得把我这连本带利的35亿给补足喽。
光大心里也憋屈啊,冯鑫你信誓旦旦说会回购的,怎么不但没回购,反而还让它破产清算了呢?一怒之下,光大就把暴风给告上了法庭,说它不履行回购的义务,要他赔偿自己7个亿。其实,光大的损失哪里只有7个亿?2018年,光大证券的净利润同比暴跌了97%,就是因为这个浸鑫基金,让光大一举计提了15亿的损失。
总之,被牵扯入局的金融机构们,纷纷陷入了泥潭。你告我,我告你,把冯鑫忙得团团转。如果就只是官司扯皮和钱财上的损失,那暴风或许还有的救,可是,这起收购案里头又牵扯出了一桩行贿案,结果让冯鑫锒铛入狱。
2019年9月,因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冯鑫被上海静安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没多久,暴风的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董事会证券事务代表和职工监事集体辞职,除了在狱中的总经理冯鑫,暴风一个高管都没剩下。
上市的时候慷慨大方,请大家好吃肉喝汤,入狱的时候,遍地朋友无一人出手相助,一个个摸着鼓鼓囊囊的钱袋子,发一条感慨万千的朋友圈,说一声,害,老冯这下,麻烦大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也不知狱中的冯鑫看到这番情景,作何感想。
到2019年,公司上下只剩十来个员工,官司债务一大堆。发不出工资、交不起租金、拖欠服务器的托管费。堂堂一个上市公司,在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以后,退市了。
早在2013年底的时候,冯鑫在金山时候的老领导,雷军就对他说,你的创业有三个问题:第一,你找的方向不够大;第二,你得找个人帮你;第三,你对钱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为了弥补这三个问题,冯鑫追了无数个风口,却耗尽了公司的财力;找来了不少朋友,却富了他们、穷了自己。想来,雷军的第三点还真的说对了。在市值一路暴涨的时候,冯鑫的眼里是暴风丰厚的现金流,压根就没想着趁机增发,多囤点钱。
在大踏步实施生态战略的时候,他只会简单粗暴地砸钱买买买,却没有好好地把资本市场的规则给啃深、啃透,不懂合理地估值,不懂海外并购的运作,最后割人不成反被割。落得这么个结局,怪谁呢?还不是只能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