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m2广义货币最新消息

网友 2024-09-08 19:37:5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至今,中国经济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增,市场货币流通量也逐渐加大。尤其在金融危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至今,中国经济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增,市场货币流通量也逐渐加大。尤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使得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超额增长。截止2011年底,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M2达到85.16万亿元(2012年10月达93.6万亿)。

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的资料始于 1952 年,当年的货币供应量(M2)101.3亿元。从那时到2011年底,M2增幅达8407倍。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1952-1978年间,M2增长大体平缓,年增量从没有超过百亿元,属于低通胀时期。其中大跃进运动后的1961年到1964年,以及文革中的1969至1970年,曾出现过M2负增长的通缩现象。

从1981起,情况有了很大变化。1981-1983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1984年到1989年出现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19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 000亿元,通货膨胀率逾20%,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记录。

1990-19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万亿元以内。1993年比1992年新增9 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1993年货币存量达到了34 879亿元。从1994年起,年度货币增长量突破了万亿,1994年比1993年新增12 100亿元,环比增速为34.6%。作为对照,1992-1994年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4.2%、13.5%和12.6%,显然M2增速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1994年通货膨胀率再度超过20%。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大见成效,对外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存底激增。由于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致使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并通过银行的创造功能使M2余额进一步加速增长。虽然央行采用提高准备金率等措施对冲操作,但作用有限。这些基础货币加上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是中国M2大幅扩张的根本原因之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庞大的资金流动性保证了GDP的增长,导致各级政府、国企、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向银行大肆借贷,带动了整个银行体系逾12万亿投资效应,从而加速推升了广义货币余额M2进一步增长,使得2009年中国M2增长率从2008年的17.8%跳升至27.7%。

试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M2的一些统计数据,增幅之猛,已将大肆印钞的美国远远抛到了后面。

2000年比1999年新增15 600亿元,2001年比2000年新增18 200亿元,货币供应量达到 152 888亿元。平均年增长15 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

2002年货币增长量开始突破3万亿:2002年比2001年新增 31 000亿,2003年比2002年新增36 000亿元,2004年比2003年新增34 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 3207亿元。200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余额是29.88万亿元,2006年34.56万亿元,2007年40.34万亿元,2008年47.52万亿元,2009年60.62 万亿元(同比增长27.68%),2010年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2011年8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7.3%)

如果以中国经济境况比较成熟的1990年为基期,该年末的M2存量为1.53万亿,(相当于0.293万亿美元,汇率1:5.2221);截止至2012年末,中国的M2存量为97.42万亿元(相当于15.6万亿美元);短短22年间增长逾60倍,为当年GDP51.93万亿元,(相当于8.36万亿美元)的188%。

作为对照,1990年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3.28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末M2余额为10.48万亿美元,增长了2倍多一点;负债累累的美国,广义货币总量也只占GDP总量15.8万亿美元的66%。

通过对比可见,22年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从不到美国的10%,跃升至美国的149%,但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尽管中美两国金融构成和发达程度不同,M2存量的内涵意义有异,但差额之钜,足以说明中国的货币供应远大于实体经济的需要。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新增的货币供应量上,中国已连续4年贡献约一半。在2011年贡献率达到52%。2012年,中国继续“巨量印钞”,新增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M2中占比仍高达46.7%。无论是与过去相比,还是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的货币投放量增长规模和态势都是罕见和惊人的!

显然,30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GDP的高增长都有超量的货币供给来推动。货币超发支撑着政府投资的巨大需求。

货币发行增长超过了产品的增长,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近年来中国CPI持续高企,并屡创新高,充分表明已经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但是,现下消费者物价指数还在可控范围,没有出现20世纪末期两位数以至20%以上的通胀率,这是什么原因呢?

新世纪以来最大的通货膨胀,其实发生在消费者物价指数统计范围以外的房地产市场。在缺乏成熟投资消化渠道的情况下,海量超发货币持续涌入房地产业。这些年来,尽管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但在货币供给支持下,无限推高房价,竞逐巨额利润,过度征地开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投机热潮。


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但人民币在最近30多年,显然丧失了价值存储功能。1979年前的人民币的实质购买力是今天人民币的100倍以上;如果考虑潜在的福利附加值,应为今天人民币的150倍以上。那时候1万元人民币的实际综合价值要比现在有100万元多得多。

过度依赖货币注水和投资驱动的危害性,已经体现在通货膨胀和非理性的房价狂飙,在造成多种行业产能过剩的同时,积聚了巨量不可持续的投机性资产泡沫,居民实际财富则处在一个不断稀释的通道之中,让没有灰、黑色收入的中低收入老百姓吞下苦果;更且为近水楼台的权力腐化、国企暴富大开方便之门;造成对公平的践踏、对弱者的蔑视,致使民众幸福指数下降,对未来孕生更多的隐忧和不确定性;并因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破坏,不仅成为当代的社会问题,而且剥夺了子孙后代的福祉。

如市场各界所预料,中国货币当局正在关注货币超发的后遗症,并将逐步控制新增规模。2013年3月5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称,去年M2增长目标为14%,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预期增长13%左右,旨在强调货币供应量不能过快地增长,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宏观经济的回暖亦带动企业的融资需求趋于旺盛的大环境下,要控制新增贷款的规模,并不容易。M2预期增长目标13%,是自“十一五”以来的最低目标值。央行发出这个审慎的信号,表达了试图适度从紧,贯彻稳健货币政策的意向;应有利于稳定经济,防范资产泡沫,抑制经济过热。


本文标签: m2m为什么解散

其他文章

  • bibox bibox哪个国家的
  • 中信信用卡app下载安装
  • 恒顺醋业股票股吧
  • 人民币币对日元最新汇率查询 1元人民币等于多少日元
  • 人寿保险100元意外险赔偿明细
  • atm转账收手续费吗
  • 中国数字货币最新消息 11月份全国推行数字货币吗
  • 2022年世界gdp排名,各国GDP一览
  • 杭州房价多少钱一平方
  • 家庭办厂3一8万项目 家庭小工厂代加工项目
  • 百亿票房演员实时排名(6个称为百亿票房先生的男星)
  • 杜淳老婆王灿个人资料(杜淳妻子王灿简历)
  • 赫奇帕奇是什么学院(赫奇帕奇是霍格沃茨人数最多的学院)
  • 1965年全国通用粮票价格(全国粮票最值钱的一套价值390万)
  • 部分水解配方奶粉(部分水解奶粉有没有营养)
  • 初三考360分能上高中吗(初中要考多少分才能上高中)
  • 国级干部年薪多少钱一个月(各国领导人工资差距有多大)
  • 虎门销烟的具体时间(重温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 纪伯伦是什么梗(纪伯伦把东方文学推向世界)
  • 更新鸿蒙系统后电池不耐用(四个方法有效缓解问题)
  • 黔ICP备19002813号